一则“亳州一中8名考生考上清北却不上”的消息,变成了从涉事学校高调宣传到清北否认的反转连续剧,也让很多人重新感受了一把被“选学校还是选专业”支配的恐惧。 上自己分数能报的最好学校,但只能读不了解甚至不喜爱的专业;还是去稍逊几分的学校,读最想学或公众眼里前途、钱途兼具的专业;或者不满意高考成绩,选择复读?这不仅是每年准大学生们的纠结,也总能让过来人流下几滴辛酸泪,因为似乎多数人对自己的专业都是负面情绪。 只是,18岁左右的准大学生们,更容易因为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,而过分放大选择的意义,过分估量选择错误带来的后果。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填报志愿时候的场景。为了填好志愿四处咨询,甚至还熟记“一冲,二好,三平,四保”之类的填报“金句”。虽然过程很煎熬,所幸结果很好,既选择上了心仪已久的复旦,也成功选上了新闻专业,完成了自己的夙愿。但上了大学后就会发现,填报志愿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在大学里,挣扎只会更多。比如,看到一些前辈们毕业后混得不太好,我就在深夜里想:当初是不是应该选择更受市场青睐的金融学或者是法学,甚至是不喜欢但总是很热门的计算机系?过了几年又觉得,可能适应不了热门专业太过忙碌的生活,而新闻能实现自己的理想,记者也是喜欢的职业,好像这才是我想要的。 可能过几年,我的想法还会变。我想说的是,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,好像有最优解,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刻度上思考,往往有不同的结果。 现在,很多准大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信奉“一分也别浪费”,追求大学性价比似乎是第一也是唯一的目标。心态如此沉重,选择也就患得患失、忧心忡忡。但事实上,小编:本篇文章将具体就大学,大学专业,专业志愿,高考填报志愿,夜读的内容为您展开讲述一则“亳州一中8名考生考上清北却不上”的消息,变成了从涉事学校高调宣传到清北否认的反转连续剧,也让很多人重新感受了一把被“选学校还是选专业”支配的恐惧。 上自己分数能报的最好学校,但只能读不了解甚至不喜爱的专业;还是去稍逊几分的学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mdxs18.com/cGYELKBvFo/21.html
标签: 大学 大学专业 专业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 夜读